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记“长江学子 ”创业奖获得者朱久虎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5-12-16 15:08

            201512161455248555.JPG    

宣传处记者唐军国、通讯员黄俊报道: 621日,记者从新华网湖北频道网上了解到,我校学生朱久虎在新华社湖北分社和湖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武汉农商行杯”第二届“长江学子”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中被评为“长江学子 ”创业奖,填补了我校在该奖项上的历史空白。

 为什么会是他?

 据了解,朱久虎于2011年考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学以来,该生刻苦学习,共获得国家级奖励一项,校级奖励三项,20146月,由于其优异表现该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创业方面,从2011年入校该生开始入驻了快递超市行业,20129月,成立江城学院韵达快递店;20139月,成立生态学院快递超市;20143月,成立江城快递之家;20144月,江城快递超市开业;20149月,成立纺大快递服务中心。经过不断地努力,从一间小商店扩展到4个门店并于201411月注册成立了好帮手物流服务中心,年度累计营业额近200万。

      他创业成功的密码在哪里呢?

      规划——找到目标并付出实践

朱久虎出生在农村,家庭贫寒。其父2004年由于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困难的生长环境,而是从那时开始决定以后要当一名企业家,通过创业,让爸爸妈妈过上好的生活,并且去帮助更多像他一样家庭贫寒的学生。

 2011年进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就读后,他认真的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踏实学习,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成长。当有了目标,必然要付出行动,只有对自己更高的要求,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大一期间他担任了班级团支书一职,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在班委中起一个表率作用。为了增加党的理论知识,他积极参加党课的学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坚持,对他本身的思想观念有了质的提升,在学校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逐渐养成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更有幸的是,进入大学他寻找到各种可以实践的机会。做过兼职,发过传单,做过旅游代理,带过兼职团队,做过商场促销,卖过手机电脑……很快到学校的一个月他就没再找家里要过生活费。“依稀还记得那时候有同学投来蔑视的眼神,受到过嘲笑,但是我依然坚持下来了。”

 大一时,他有幸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读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0元成都生存15天。这次活动对他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在不断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他发现电子商务、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热门,校园快递自然成为一个可以实践的创业项目。发现商机,便立马行动。“其实很多同学也有想过创业,但最后却没有实施。很多时候,他们不是没有赚钱的机会,而是他们没有去做,总是被自己臆想出来的困难给吓住了。”他认为,人生只有一次,当他们面临一些选择时,做了后悔总比不做后悔要好,站在山顶看到的是风景,跌入山崖他们学到的是教训。

成长——在挫折中成长

  创业初期他同很多身边的同学一样,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更没有经验。从哪里找突破口,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他坚信一定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他缺乏的东西。在不具备任何创业的条件下,他选择的是加入创业者协会,积极的参加社团举办的每一个活动,并结识了当时的创业这协会会长。最初他开的韵达快递店是在学校西门南商铺的联通营业厅里租用了一半的门面。老板也不是他,而是他的学长。当时他经常去跟学长交流,很快成为了朋友,店里有时会忙不过来,他也经常会去帮忙,这些都为后来他能接手韵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学长的认可,很快他顺利的接手了韵达快递。

然而创业并不是就这么简单,店面营业了,并不是就可以安心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发生了。再一次快件的领取中,包裹被冒领了。由于店面硬件设施的缺乏,没有监控,无法找到冒领者。而包裹是一部价值1600元的魅族手机。事情是在店里发生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刚创业的他来说,1600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当时一个月不吃不喝,也挣不到这个钱。面对这么大的困难,他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想尽各种办法问朋友借来1600元钱,承担了责任。这次的问题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是变得更加坚强,回过头来总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怎么样避免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他决定所有来领取包裹的同学全部登记有效证件信息,学号或者身份证号,这样虽然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难度,但避免了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杜绝了店面再次受到同样的损失。 

由于对创业的渴望,他迫切的想要扩大规模,于是他决定创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当时由于一心急于发展,在创立了快捷快递公司之后,手上还有韵达快递的门面,还有学业,加上学习驾照。一时间忙的焦头烂额,结果各个方面都经营不善,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急于求成,还没学会走就想学着跑。不过中国还有句古话“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他便决定将快捷公司亏转,然后一心只经营学校的江城快递之家与韵达快递,生意才渐渐有了起色。他才明白,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先把基础做好,一步一步来,不然得不偿失。

如今,他对创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除了不计较付出,有条不紊以外,还需要制度管理,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在他开设韵达快递店最开始的时候,实际收到的钱经常会小于营业额,但是这个不能怪他请的兼职,因为这是他的问题,身为老板,他没有建立良好的制度,使其有漏洞,但是之后通过设立详细的账目,完善制度,渐渐的这种情况也被杜绝。“总结起来,如果你想创业,不要因为店面小,就忽视制度,这会严重的制约你的发展。”他笑称。目前除了学校的江城快递之家,他在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也开设了快递店,当然这次没有像之前投资那样失败,由于制度完善,他也不必再花费大量的经历去管理店铺。“如今的高校的快递市场都已经接近了饱和,现在我跑一个高校十几次也谈不下来一个快递门面,还好我当初出手的比较快抓住了机会,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朱久虎笑着说道。他深深地意识到:制度在创业中的必要性,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只有他们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这样你离成功便近了一步。

危机——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作为一名创业者,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的成长,因为当你不努力的时候,别人在努力,无形之中你便落后了”他说道:“社会在不断发展,需要的是有进取心的人才,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

 作为一名涉世未深的创业者,朱久虎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曾经有人问他:“你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在武汉买房买车也不是太大问题,为什么还是这么累,这么拼?”而他不这样想,他每天仍在告诫自己:你要努力,你要奋斗,不然你就会失败。这种压力就是他的危机意识。“快递行业发展的很快,未来是什么样,没有谁能够确定,”他慎重地表示:“如果快递公司最后只剩一家了,我也要成为这最后一家。”靠着这份危机意识,他的快递店开了连锁店,营业额也在不断的增加,事业慢慢的壮大。

 坚持——态度决定成败

 对于初创业的学生来说,一个好的做事态度,可以给创业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选择做一件事,明白了这个道理,让他得以顺利的开展工作。创业之初,在与快递公司签订协议这一问题上,为了表明自己做事的态度,他不收取上级老板一分钱的派送费,相当于充当了免费的劳动力。当时的他并没有在意眼前微薄的一点利益,而是通过做好服务,做好宣传,增加寄件量来赚取利润。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这样的做事态度,寄件量很快有了很大的提升,利润也相对增加了很多。同时他的做事态度也赢得了上级公司老板的认可,并给予了很多增加利润的空间。

 “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事情来认真的做,你可能只是一时的吃亏,但放开眼光,你会发现还有意外的收货。”他笑着表示。在双十一最忙的时候,顺丰公司的业务员无法准时的将货物送到快递店的时候,他便主动跟经理说,自己开车去拉货,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他已经知道这样做不光要消耗油费,顺丰公司也不会给予回报,但他还是去做了。而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经理却看在眼里。当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顺丰便利店招商的时候,经理第一个想到的人是他,他也因此能顺利的在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开设了快递店。“不要为了赚钱而做事,而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当你把事情做好了的时候,赚钱也就是附带的了,”他自信地表示。

 奉献——热心服务于他人

 从创业走到现在,因为具备主动成长意识,因为自身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他走到了现在。能够有今天的一点结果离不开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的帮助,他也会牢记奉献,热心的服务于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时常告诉自己,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不是你能够挣多少钱,而是你能够带动多少人赚钱。带着这份信念,他已经接受了超过一百多名同学,给他们提供过勤工助学的兼职岗位。并且接受了十余名同学的就业。他表示会更加努力,去帮助更多的同学,服务更多的同学,作为一名党员他更应该这样做。

现在的朱久虎已经不必再亲自拉货,送货,甚至一个礼拜不去快递超市都不会出什么事。朱久虎告诉记者,学校这边的快递超市已经比较成熟,自己现在的事情主要是考察市场,补充知识,一有机会就投资新的项目。

 朱久虎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改变自己的人生。他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儿时的梦想依旧清晰,会化成一个个目标和计划,这也正是我创业路上的原因吧。”

 他经常会这样感慨:感恩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才有了今天的一点结果;感恩父母给了这个环境,让他努力成长;感恩专业老师以及辅导员,在他创业的路上给了他最大的动力。

 他一直坚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07 10: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