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校友】王潇龙——莫用青春悲白发,不负流年不负心

文章来源: 校友网 更新时间: 2025-04-24 22:29

       王潇龙,男,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机械与工程学院21工造本3的毕业生,在班内先后担任班长职务,历任国际教育学院学发会行政部部员、副部长、主席团成员、主席团顾问以及机械与工程学院第十八届学长制研究团队副队长,自入学以来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性格开朗积极,学习勤奋努力,自觉自律性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在学业上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获得了老师们的高度肯定和广大同学们的赞扬。在校就读期间先后获得诸多奖项及荣誉证书,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含省级期刊论文)奖项7项,校级奖项及荣誉27项,校外及院级奖19项。于近期先后收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QS2025 37)土木工程硕士、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QS2025 88)土木工程硕士、英国埃克塞特大学(QS2025 146)工程硕士OFFER。

        在思想上,我对自己有一个十六字的底线方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秉持梦想,破浪前行”,同时,自大一起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获得32期党校“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同时积极响应学校和社会号召,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两次报名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活动,第一次是在“红日”团队中担任副队长对参加越战的老兵进行了慰问,第二次是带领“启梦工程”支教团队在鄂州偏远乡镇义务支教活动,并通过报名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为当地小朋友申请到了价值逾万元的数学教具、音乐教程、特色短袖衫等。学校倡导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结束后,我个人的社会实践服务并未就此终止,在回到家乡的街道办事处,继续参加了社区服务活动,并获得区级“社区实践达人”荣誉称号。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论是前沿学术成果,还是日常的上课学习,一不可急于求成,二不可人云亦云,浮于表面而不深究;我不敢说自己学有所成但也算小有成就。在校期间成功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各项比赛,如,“挑战杯”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等多项A类学科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入学初期,在中国大学MOOC官网自学其他高校出品课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浅谈植物科学与农业发展》一文于《科技信息》。

部分获奖及荣誉证书展示

2022年12月 ,国家奖学金(国家级)

2023年12月,2023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国赛团队二等奖(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

2022年4月,一种化学实验观察箱室实用新型专利(国家授权专利证书)

2020年10月,震荡式试管夹持工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证书(国家授权专利证书)

2022年3月,化学实验观察箱外观设计专利(国家授权专利证书)

2023年5月,获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项目负责人)(省部级)

2021年5月,获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个人赛项)(省部级)

2021年7月,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高教主赛道省级铜奖(项目负责人)(省部级)

2022年11月,获“建行杯”第五届湖北省“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省级铜奖(项目负责人)(省部级)

2021年10月,论文《浅谈植物科学与农业发展》成功发表于省级期刊《科技信息》杂志

2022年11月,中社联颁发“守护朝阳,助力成长”优秀实践团队

2021年12月,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省部级)

2022年5月,五四“评优中获”校级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2022年12月,国际教育学院菁英奖学金一等奖

2022年4月,见义勇为成功处理紧急事件表彰文件(好人好事类)

2022年5月,收到入党通知书

2024年3月,获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2023年4月,获聘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风代言人“(校级聘书)

2021年5月,五四“评优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2021年5月,党校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2023年9月,校级优秀带班学长荣誉称号

2023年5月,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2023年12月,国际教育学院菁英奖学金二等奖

2024年12月,校级一等奖学金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也非一日之功,在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收获与成果,跌跌撞撞走来也颇有感触,历经一次次不被理解的嘲笑与讽刺,一次次被淘汰的设计图纸,还有那些“大学了,还努力啥?”,“弄这些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要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决心走自己的道路,奔向心中永不言弃的梦想。

         不论当下是自己的高光时刻,亦或是寒冬低谷,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上必然伴随着曲折坎坷,因此我们要不悔恨于过去,不止步于当下,不灰心于未来。

         或许此刻,同学们会想:这有什么了不起?是的这些确实没什么了不起。曾经,我同各位一样,站在台下对台上讲话的同学嫉妒、不服。但在后面的经历中,我清楚的意识到,若想打败曾经我个糟糕的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把自己重新塑造。我们虽身在井隅,但心要向阳,眼里有诗,那自在远方。

         简单说,别人那漫不经心的成功,都是蓄谋已久,自己眼中的驾轻就熟,都是有备而来,更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生活提醒了我,要去做真正有勇气的人,我们都是世间最平凡的人,但就算再平凡,也要亲手打造自己的高光时刻!生活没有告诉我,为什么热爱会如此有力量?很抱歉,我也不知道但它提醒我,坚持自己的热爱,去大胆享受向梦想出发的幸福,最终你一定会感谢自己曾经的执着与坚持。

         社会教训了我,吃苦并非磨难,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切实把握自己得发展方向,建设自己的思想阵地,发展自己的特长领域,历经洗礼后,方能称之为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

        不论何时,追逐梦想,奔赴热爱,是我等青春最美的模样,面对困境"行到水穷处,坐观云起时"是选择,“卧薪尝胆,越甲吞吴”也是选择,畏首畏尾,首鼠两端不是最优选择,萧规曹随,墨守成规绝非当代大学培养核心,青春只有一次,诸位又何须裹足不前?

        大学之学,学在于其,独立之精神;学在于己,自由之思想;学在于术,自身之所长;“立德 博学 笃行 创新”是我们在将来的校园时光里,共同践行的校训,继续前行方有曙光,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惟有契而不舍,打牢根基,方能跨越山河,驰骋星海。

         未来,我们究竟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发展?应对自己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认可自身特点特长的同时,也应积极正视自身问题,才是为下一步的进步迈出的第一步,我的老师曾告诉我:当一个问题被发现时,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也正是这句话给了我直面问题的信心与勇气,不断对自身各方面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学习。

         所有的为时已晚或许只是恰逢其时,梦想繁华,不做盛世蝼蚁;星光闪耀,不可徒务空名。我相信:锐勇终将盖过怯弱,奋斗必将压倒苟安。历经风雨寒霜,每个人都将迎来属于自己的璀璨辉煌。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30 19: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