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4月5日
地点:一教509
课程:《管理学原理与实践》
授课教师:刘玲
安静的教室,走进了一位气质绝佳的美女老师,这充满活力的高颜值课开始了。
刘玲老师的课件内容条理清晰,简单明了,内容丰富。课前,她喜欢让同学先回顾上次课所讲的内容,“决策的方法: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帮助同学们巩固加深记忆。
在“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这一标题下,她讲解了三大类决策方法。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该决策方法也可以叫做“盈亏平衡点”,有两个比较简单的公式:Q=C/P-V,Q=C+B/P-V,其中Q表示盈亏平衡点,C表示成本,P表示价格,V表示变动成本,B表示利润。例题: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1.8元,产品价格为3元。假设企业要获利10000元,分别求出2种情况下的盈亏平衡点。Q=60000/3-1.8=50000;Q=60000+10000/3-1.8=58300。刘玲请一位同学用此方法做决策计算,并把答案展示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一起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
第二种决策方法“风险决策法”,也叫“决策树法”。老师通过画决策树示意图,挖掘题目有效信息,将相关信息标注在示意图上,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各种决策方法间的不同。最后,通过计算“选择期望值(EMV)=利润*年份(年限)”,选出“期望值”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第三种“不确定型决策法”,包括了4种小的决策方法,分别是:(1)“小中取大法”即(悲观法),如字面理解的那样,在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小的一栏中,选取收益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2)“大中取大法”即(乐观法),选择在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3)接下来是最有难度的一种决策方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之所以说这种决策方法有难度,是因为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将数字间的关系混淆,导致计算错误,从容选错最终的方案。但是,刘玲老师自创了独特的计算方式:首先算出每一列的后悔值(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每个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其次在最后一栏“最大后悔值”中选取最小的一项作为最优备选方案。
刘玲还特别补充了一个简洁的方法——“折中法”。她说,这个方法是所有决策方法中较为简单的方法之一,步骤少,过程简单。第一步,找出乐观系数A,A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A由决策者自行决定;第二步直接用公式计算调整收益值,调账收益值(EMV)=A*最大收益值+(1-A)*最小收益值;第三步,找出所有方案中与调整收益值相近的方案。
课上老师以实训题目要求同学们亲自动手计算,用最快的速度上交,这堂要求速率与正确率并重的课,调动了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让我们在管理学的课堂中遨游,真正领略它的魅力所在。独特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坚定了我学好管理学的信心。师生互动让课堂活起来,全体学生的参与让课堂丰富多彩。我想,这也正是许多同学喜欢上这位美女老师课的真正原因。(文/学通社记者普盈瑞 图/学通社记者郑肖安健)